
蘇州安德貨架制造有限公司
聯系人:張經理
電 話:13584867284
手 機:13814908325
郵 箱:13584867284@163.com
公司網址:http://www.honestbj.com.cn
地 址:蘇州市相城區望亭鎮華陽村姚鳳橋路18號
人性的公平與對人格的尊重是社會文明和進步的重要表現。美國當代社會為殘疾人生活所創造的環境,已經超出了“便利”范疇,更多的是基于尊重之上的所謂“車輪上的國度”,不僅是汽車,以輪椅為代表的殘疾人士的相關事業似乎也不得不提。
法律作保障后盾
美國對于殘疾人的保護也是經歷了一個不斷發展、改進的過程。1990年的《美國殘疾人法》從法律上明確并全面禁止對殘疾人的歧視,保證每個殘疾人都能享有均等的機會,并能夠獨立生活,以及融入社會各個方面。
根據該法,任何殘疾人在尋求雇傭過程中若遭受歧視均可依法追究責任人的責任,F有的公共汽車、城際交通工具或設施等也必須為適合殘疾人使用進行改造,而新購的各種公共交通工具必須符合殘疾人使用。相關規定還包括:餐館不能因為殘疾人可能打擾其他客人而拒絕其進入,雜貨店貨架高度要能夠便于輪椅上的顧客自由取下貨物或雇傭專員提供協助服務。如果違反法律而遭到投訴,商家往往要賠上一大筆錢。
崇尚“自由”和“平等”的美國社會,多數普通民眾認為殘疾人與自己是平等的,所以他們會給殘疾人更多的幫助和支持,而非基于憐憫或同情。許多時候,路人并不會給予殘疾人更多的關注或幫助,而讓其有更平等的感受。但是,在機場、車站或其他公共設施,一旦有殘疾人出現,就會有工作人員上前提供全程、全方位的服務。
殘疾人有專用停車位
在美國,藍色是殘疾相關的專用顏色。除盲人、智障和高位截癱等嚴重殘疾外,符合規定的殘疾人持醫生開具的證明就可以申領駕照。停車場里有專屬殘疾人停車的藍色標識泊位,涂成藍色的這一段也為機動車駕駛員及早避開提供了指示,他們遠遠地就能看見;舅械墓矆鏊牟次恢,都需要專門留有一定比例的殘疾人泊位。而且這些泊車位的位置最好與他們的辦公地點距離最近,以方便其上下車,在有條件的地方還會在殘疾人車位旁專門用斑馬線劃出一個供其上下車的區域。盡管美國的殘疾人數量不少,但在其他泊位車滿為患的時候,許多藍色專用泊位卻是空著。
除了私人交通工具外,所有的公共交通通道基本上都為殘疾人士的通行留有專門的路徑或方式;疖囌旧嫌袑iT給輪椅上下的專用月臺,從停車場通向該月臺的路徑也是最短的;火車、公共汽車、輪船上都有專用的車廂,便于輪椅通行。如果雙層列車為旅客提供餐飲服務,則必須有一節設有輪椅固定裝置的車廂單獨為殘疾人提供餐飲服務。
建筑物大門旁的較低位置設有殘疾人士專用按鈕;配備扶梯的建筑物多配有直梯,電梯也在較低位置設置了控制按鈕;只要具備一定規模的商場都會設置電動購物車便于殘疾人購物。因此,殘疾人在美國的行動范圍幾乎與其他人一樣廣。
與中國不同,美國基本見不到盲道。據說美國的盲人在出行前只需打個電話到附近的殘障人士服務機構,就可以在最短時間內享受到免費的接送服務,而接送的成本只有修建盲道費用的1/20。
眾多專業組織為殘疾人服務
除了政府外,社會機構和組織在美國為殘疾人提供服務方面也頗為系統。美國的各種社會公共服務組織已經從最初的以提供福利為主,轉變為在日常生活、經濟和社會等各個方面為殘疾人創造與健全人享有同等機會的條件。
獨立生活中心(Independent Living Center, ILC)是一種典型的非營利、消費者導向和基于社區的非政府組織,ILC為各種殘障人士提供包括減少殘疾影響的輔助技術服務,以及各種宣傳服務,其宗旨是幫助殘障人士在家庭和社區范圍發揮最大潛力。同時,ILC也是殘障人士的重要代言人,他們幫助殘障人士向有關部門反映想法并負責執行有關政府項目。目前,全美有近500個ILC,大多由州政府提供支持。不僅如此,ILC的行政、訓練及志愿者等工作人員中有70%~80%為殘疾人,不但降低了這些組織在服務殘障人過程中的溝通障礙,更為殘疾人本身提供了不少就業崗位。
除了公共組織,美國也有不少服務對象較為集中的協會,對各種常見甚至罕見的身體或精神疾病患者提供專業的指導和服務,例如學習障礙協會、焦慮與障礙協會、精神發育遲緩協會等。當然,這類高度細分的專項服務并不一定完全免費,一些協會在服務殘障人士的同時可能通過相關保險獲得費用補償,或者接受贊助。
有關無障礙經濟利弊的爭論
根據美國法律規定,為殘疾人提供通行便利的活動統稱為“無障礙經濟”。雖然法律強制要求建設龐大的殘障人士公共設施體系,并允許相關機構根據成本增加的程度申請減稅,但是對于提供設備并執行維護的廠商而言卻是巨大的市場機遇,因此,不同政見者存在不同觀點也就不足為奇。
支持者認為,法律對于殘疾人群的特殊照顧是美國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正確選擇。通過為殘疾人士提供硬件基礎設施的便利,占美國人口近1/5以上的人們可以獲得與健全人基本相當的工作和生活環境,這些設施的設置和發展應該更為加強。
反對者則認為,美國人口的不斷增長,消費水平和能力不斷上升,社會公共資源總量有限。特別在一些大城市,交通擁堵和停車難的問題日益突出,繼續發展下去會在方便殘疾人士的同時影響健全人的工作和生活,停車泊位的大量閑置就是公共資源未能有效利用的實證。另一方面,部分反對者認為殘疾事業是相關廠商綁架政府行為,導致了公權的濫用和私利化,對殘疾人的保護似乎變成政治家開展政治斗爭的工具和借口。而且有美國專家認為,由于每年政府為殘疾人提供高達幾千億美元的巨額補助,使得一些殘疾人沒有就業的動力,適齡殘疾人就業的僅有1/3。據美國殘疾人協會估算,由于殘疾人沒有充分就業而導致的經濟損失每年高達1950億美元。
從經濟學角度來看,反對者的觀點似乎不無道理。全球資源稀缺性這一根本屬性使得即便是地大物博、人口不多的美國也會逐漸面臨資源可持續的挑戰,經濟危機破壞性影響猶未消失的情況下聯邦政府和州政府的手頭仍然相當吃緊。但是,按照現有的美國社會文明程度,對殘障人士享有平等權利的認識已經深入人心,思想的逆轉幾乎不可能,對外來人員入境的嚴格限制更能夠在相當長時期內有效保證美國人的資源消費水平,對殘障人士利益的保護在未來一個世紀內仍將繼續保持較高水平。